——建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孙卫

引 子
漓江山水甲天下。现在许多人一提到广西,脑海中便会浮现出漓江山水的迤逦清奇的风光,但这块美丽的土地的油气资源却较贫瘠,包括一些中小城市在内,许多家庭燃料依然还是以煤炭为主,烧煤排放蚕食污染着这方大陆“最洁净的空气”,油气资源的贫瘠严重影响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大了广西建设力度,其中的湛北线(湛江到北海)输油管线,就是主要的建设工程之一,江汉油田建昌公司也参与了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并为此感到由衷的自豪高兴。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工程上马不久,建昌公司湛北线的项目经理却要撂挑子。
湛北线是今年夏天开工的,夏日热火劲还没过去。一天建昌公司总经理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湛北线项目经理打来的,说是湛北线的活儿没法干了,因与甲方协调及工农方面的原因,开工以来大家伙没日没夜地干活,虽然完成了80万的产值,可是成本支出竟达150万元。
项目经理不想干,但公司却没有干与不干的选择权,建昌公司改制自中石化江汉油田油建公司,虽改制成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十几年,但还是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当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建昌公司总是选择前者,当下亏损而又不能预知未来能否扭亏,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这项工程必须干,而且必须干好,且还要在年底算好综合帐,必须向股东负责,结算,不可控,主动权在甲方;成本,可控,主动权在自己的手中。面对上述情况,建昌公司别无选择,唯一可做的就是在控制成本上精打细算。

责任,重于泰山
“企业虽然改制了,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变,我们的党性没有变,解决好每个员工的就业问题是我们企业的第一责任。”——建昌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孙卫。
“孙总,公安局通知我们俩去一趟”。2007年大年三十这一天,十里油城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饭,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郁的年饭香味,楼栋里不时有人张贴飘着墨香的对联,不时有零星的鞭炮声传来,渲染着过年的气氛,辛勤工作了一年的人们可以轻松快乐地跟亲朋团聚过大年。就在这时时任公司总经理的王英龙同志打来了电话,说是接到了江汉油田公安局一位副局长打来的电话,要一起商定春节维稳工作,于是两人快速赶往公安局。
原以为有许多单位领导人会被请到公安局开会,来了才发现就建昌公司一家。原来建昌公司信访维稳工作在改制企业中是非常繁重的。维稳的对象主要是2001年买断工龄的职工,他们信访的诉求主要是工作问题(包括安置问题)、股份问题以及其他个人权益问题。有那多么一段时间,还经常发生群体上访事件,当时被列为油田维稳的重点关注对象。
建昌公司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油建处劳动服务公司,2002年成为江汉油田首批四家改制企业之一。80余名全民职工买断工龄后,每人交1.5万元入股,170多名大集体工带资分流入股,公司还有8名残疾人。建昌公司于2002年改制挂牌后,成了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以前的劳动公司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纯属安置型企业,实行高就业、低工资,本单位待业人员一个也不能丢下,导致企业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建昌公司改制成股份制民营企业后,本以为一切能以市场为主导,以效益为中心,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像想的那么简单。公司虽完成了改制,但公司的党群关系还在原上级单位,与原单位在市场上还有许多关联。虽然改制了,但上级要求:企业类型可改,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能改。
江汉油田远离市区,市场活跃度不够,就业机会少。改制时,一些人不愿意转,但在当时国企改革脱困的大背景下,又不得不转,改制后员工诉求多,导致公司在改制后的前几年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2002年至2007年先后换了五任董事长,导致公司生产经营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2007年初,油建公司党委组建工作组,进驻建昌公司协助工作,工作组由油建公司组织、纪检、经营等科室十几名富有工作经验的干部组成,分头找员工谈心,了解情况,工作组和公司领导一再向员工表示:改制是为了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是为了给员工谋长远的福利,企业改制了,但企业以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永远不会变。
改制后,一些生产和经营项目根据市场需要,必须做相应的调整。被安置的残疾员工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等方面的原因,无法适应岗位的要求,公司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便安排他们回家休息,除每月按时发放生活费、缴纳社保费外,逢年过节还安排专人为他们送去节日物资等慰问品,使他们充分的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建昌公司改制之前退休的一些员工,家里遇到婚丧嫁娶或一些疑难之事,都会到建昌公司要车或者寻求其他方面的帮助,这些事无疑要消耗公司的人、财、物力,甚至会一度打乱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但公司领导只要能抽出身,总是亲力亲为帮助处理。那些退休的员工依然把改制后的建昌当作“自己的单位”,依然把建昌当作自己困难之时的依靠。在建昌公司领导看来,这既是一种负担和责任,也是一种信赖和荣誉,这种信赖和荣誉,也是打拼市场的利器,可以转换成员工的精神动力,是企业多年积累和赖以生存发展的一种企业文化,正是这种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让建昌人在拓展市场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誉。
走出了改制初期的动荡,建昌人扛着责任砥砺前行,市场之路越走越开阔。

责任,是一种动力
新粤浙管道一期工程施工项目,处在水网地带,其施工难度系数相当高。某央企国字号的建筑施工企业因为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无法满足甲方严格的要求,进场三个多月无法动工。而建昌公司做到了当天进场当天施工。
有人说,责任,是一种负担。建昌人认为,责任,是使命,更是一种动力。建昌这样的改制企业背负着改制前一个央企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改制后他们面对的是新的经营模式和新的市场。他们始终认准一个死理:无论何时,都要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做工程亦如此。
20余年来建昌承建的工程遍布天南地北,大小工程不计其数。但有一项同行眼中的小工程却让现任总经理孙卫记忆犹新,这个小工程就是“建万管线隐患治理工程”。工程的甲方是油田采气厂,这是一个典型的体量小难度大的工程。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工程全部在大山深处,设备、管材进场运输非常艰难,安全隐患非常多。让甲方没有想到的是,1个月的工期,建昌20天就完成了,管线焊接,甲方给了24小时,要求完成11个连接头的焊接任务,高山上作业,难度大,时间紧,11个连接头同时焊接,要求设备多,管理细,组织严,容不得半点闪失,更容不得任何返工,因为在山上搬动移运设备慢不说,搬运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也是一大问题,必须异常小心谨慎,折返一次有时要耗费几个小时,最后经过努力建昌只用了10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这次的“大山施工”建昌严格遵循工程施工程序,没有出现任何大小隐患,甲方验收一次成功。工期缩短为甲方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甲方赞扬不已,特地给建昌公司颁发了感谢函。
在建昌人看来,为甲方安全施工、高质量施工,按期完成任务甚至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提前完成任务是一种“责任”,是对客户最好的服务,也是对自己负责。该公司在施工时,总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有了安全做保障,才能保障工程质量,然后才能保证按工期完成任务。如果给三者排序,安全、质量、工期三者是因果互联关系,这三者在建昌公司良性循环,锻造出了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
新粤浙管道一期工程项目,施工地段处在水网地带,施工难度很大,而施工要求又特别高。建昌公司做各种项目20多年,还没有碰到过施工要求和难度如此高的项目,这个项目不仅对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和施工工艺等一般传统环节要求严格,甚至对施工时空气湿度也有严格要求。南方某国字号的建筑施工企业进场三个多月无法动工,因为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无法满足甲方严格的要求。一些施工企业因此而打了退堂鼓,但打退堂鼓不是建昌的做法。
只有啃下难啃的硬骨头,才能更好地锻炼队伍。建昌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进场前就开始备战做足功课,进场当日就顺利开工,最后高质量完成了30余公里标段施工任务,受到了较好的评价。

建昌公司自创立之日起,就行走在多元化发展的路上,做到了平衡发展,稳健发展。下属的金属制品厂就是一家完全市场化的优秀企业。这家企业有着近30年的发展历程,生产各种油田生产需要的管配件系列,一直有着较好的市场占有量,涪陵页岩气的弯头、法兰和三通等管配件大多是由建昌公司提供的,金属制品厂近年来每年销售额都在3000万以上。下属的防腐绝缘厂则靠价格、服务和口碑赢得了一方天地,近两年江汉油田冬季供暖根据环保需要,必须改原来烧煤供暖为地热供暖,地热供暖连接井口的管线都是从地下走,小区里的管线则是走地上,地下的管线需要防腐,而地上的管线需要保温,这项工程关系到江汉油田千家万户冬季取暖问题,改成地热供暖后,油田职工家属能不能过一个暖冬,与管线防腐和保温有着直接的关系,建昌公司的防腐绝缘厂担负着油田地热管线的防腐保温任务,江汉油田的暖冬有着建昌人的一份辛劳。
谈起建昌公司拓展市场的秘诀,建昌公司总经理笑着声称没啥秘诀,就是责任,勇于承担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承担企业的各项责任,不仅是指要解决好买断工龄者的就业问题,在企业做工程时也要讲社会责任。做工程讲社会责任,首先就是要讲工程质量,施工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因为这些“百年工程”一旦出现质量事故或者造成环境污染,势必会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2002年,建昌公司改制时年产值仅1000万元。
2017年,建昌公司产值过亿元,增长了10倍。
2018年,建昌公司又上了一个台阶,已上缴税收1000多万元。
“上缴税收是一个企业最大的经济责任”。采访快结束时,建昌公司总经理孙卫这样说。